您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高通量膜乳化器在日常应用中有哪些乳化方式?
公司新闻
高通量膜乳化器具有一致的、均匀的微小孔径,而且孔径的大小很容易改变,如同特殊功能的玻璃一样,SPG膜在生产过程中,首先是将火山灰、玻璃、石灰在1350℃下硼酸化成型,然后再加热到700℃左右产生相变化和分离:CaO·B2O3和Al2O3·SіO2,制成具有微小相分离的玻璃质,最后将其放在酸中处理,除出可溶性物质,经过手工处理后,含有Al2O3·SіO2的多孔玻璃就最终形成了;材料被加工成一定的厚度和形状,即为SPG膜。通过制备条件的改变,可以获得不同孔径的SPG膜。
高通量膜乳化器的原理:
分散相在氮气压力的作用下透过微孔膜的膜孔,而在膜表面形成液滴,在沿膜表面流动的连续相的冲洗作用下,液滴的直径达到一定值后,就从膜表面剥离,从而形成乳液。利用孔径大小均一的SPG膜,可较好实现乳液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控制。因膜的微孔直径比较均匀,制成的乳化液的液滴也比较均匀,只要调整好水相的组成,能保持液滴的稳定,就能制得单分散性很好的乳化液滴,聚合后则得到相应的聚合物微粒子。
应用:
主要用于制备尺寸均一的乳液、乳珠、微球等,可以制备W/O、O/W、W/O/W、O/W/O型不同乳液。可实现乳液的尺寸均一性和可控性;微球表面功能的可控性和稳定性;多孔微球结构的可控性和稳定性;均一乳液大规模制备的可行性;多孔微球或缓释***孔道的可控性等。

1、直接乳化: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别准备在不同的容器中,分散相穿过SPG膜产生均匀的乳化液,连续相要求轻微的流动,乳化液的粒子大小是3-4倍的SPG膜的孔径。
孔径=1微米(乳化液=3.0微米) 孔径=2微米(乳化液=7.6微米) 孔径=5微米(乳化液=14.3微米);
孔径=10微米(乳化液=31.3微米) 孔径=15微米(乳化液=43.1微米) 孔径=20微米(乳化液=66.2微米);
2、混合乳化:分散相和连续相溶液混合在一起,穿透过SPG膜获得均匀的乳化液,乳化液的粒子大小是1-2倍的SPG膜的孔径。